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系统使用说明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对教育统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准确及时地完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实现科技统计工作电算化,特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制开发本系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系统”。该系统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标准规范,适用于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及主管部门完成年度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工作。

    一、系统配置

1、  配有586/133MHz或更高处理器的IBM PC或其兼容机。

2、  至少32MB内存。

3、  Microsoft兼容鼠标。

4、  VGA或更高分辨率的监视器。

5、  至少300MB硬盘空间。

6、  中文WINDOWS95、WINDOWS98或WINDOWS NT4.0。

二、系统安装

    1、启动WINDOWS95或WINDOWS98后,请用户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科技统计”文件夹,如果已经存在,请将有用的文件另存后,删除此文件夹。

    2、将“科技统计系统”盘放入光盘驱动器。

    3、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光盘驱动器上点击SETUP.EXE文件,开始安装程序。

4、安装程序开始,用户可以根据屏幕提示完成安装工作。

    5、系统安装完成后,全部“科技统计软件”将存放在“科技统计”文件夹内。

    三、启动系统

    “系统安装”完成后,在“任务栏”中单击“开始”按钮,指向“程序”,再单击“全国高校科技统计年报系统”程序组中的“高校科技统计年报系统”菜单项即可进入软件系统。

 进入软件第一屏后,请按“开始”进入系统,系统显示功能菜单。选择“退出”表示用户将退出该软件系统。

四、代码管理

代码管理有以下功能:

.代码查询

.学校代码编辑

.学校代码校验

.校码置换

1、代码查询

用户如果不清楚本学校对应的相应代码,请到“代码管理”中查询。用户可以查询全部代码也可选择不同省市查询学校代码,用户应认真填写代码,因为软件将根据用户代码,完成数据汇总和数据上报。进入“代码管理”后,用户可根据软件提示选择查询以下内容。

.高校科技统计代码

.办学类型代码

.性质类别代码

.所在省市代码

.主管部门代码

.是否重点代码

.学科分类代码

.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活动类型代码

.机构类型代码

.机构批准部门代码

.机构组成形式代码

.项目合作形式代码

.项目来源代码

选择要查询的代码,点中要查询的内容前的圆圈后,按“确定”即可显示要查询的代码内容,按“退出”则退出查询。查询结束后,请用户按Esc键退出查询。

2、学校代码编辑是提供用户对其代码的录入、核实及更新。用户录入其代码后,如果代码库中有其代码,系统将显示其代码及相关信息,请用户认真核实并修改;如果代码库中没有用户输入的代码,请用户按照要求认真填写相关信息。如果信息录入不完整系统将拒绝保存其信息,直到填写完整系统才将其信息保存。按“数据校验”按钮对编辑的学校代码进行校验。

3、学校代码校验是对用户代码信息进行校验是否符合标准,并将校验结果显示出来,用户可以浏览也可以打印其校验结果,并按照提示修改其信息。首先要输入进行学校代码校验的省市的代码,再进行校验。如果未输入省市代码,系统提示“输入省市代码后,再进行学校代码校验。”

4、校码置换是根据数据校验结果,如果数据中代码与代码库中不同,则根据校码置换中输入的代码(如果代码库中有其代码),把代码库中代码置换到数据中。   

五、数据编辑

    1、选择“数据编辑”后,系统将提供报表名称请用户选择。

    2、用户选择要录入的表后进入编辑状态,用户首先要录入其单位代码,如果系统中没有数据存在,系统将自动提供一个空白记录,供用户数据录入,并提示输入要录入数据的行编号,没有数据的行可以不录入,用户录入编号后系统自动显示出其编号对应的中文,如果不输入编号,系统提示此行将被删除;如果系统已经有数据存在,则停留在第一条记录上,用户可以用上,下,左,右键自由移动对数据进行修改。

3、当用户完成数据录入或编辑修改后,按“保存”按钮后系统将数据存盘;按“作废”按钮本次录入或修改的内容将作废系统自动恢复编辑前的内容;按“下一所”系统将已编辑过的数据存盘,显示一空白表,用户输入下一所学校(或附属医院)代码进行录入或编辑;在用户对一张表进行编辑时,会显示"下一张表"的按钮,例如对“教科1表”编辑完时,按“下一张表”按钮,将显示“教科22表”……依此类推。用户在编辑完本张表后,可以直接按下一张表的按钮,系统将自动保存录入的数据并显示该校(或附属医院)代码的下一张表;按“上一张表”按钮其操作和上面所说相反,系统保存本张表数据后显示该校(或附属医院)的上一张表,例如对“教科22表编辑,按上一张表按钮,系统保存教科22表后,显示教科21表,编辑完按上一张表按钮,系统保存教科21表后,显示教科1表 ……依此类推。用户在录入或编辑完一张表后直接按“退出”按钮,系统将不保存本次录入或编辑内容并退出编辑状态。

注:教科4,5表数据较大,保存时需要一些时间请耐心等待!建议按下一张表来保存,当显示出下一张表的编辑画面时数据已经保存。

用户可以在此编辑屏幕完成同一所学校(或附属医院)所有表的录入或编辑,以及所有学校(或附属医院)数据的录入或编辑。各个按钮还标有访问键方便用户操作。

    4、工具按钮最左边是一个计算器,点击后可供用户运算数据。

5、完成编辑工作并保存后按“退出”按钮返回。

    六、数据校验

1、“生成数据状态表”是在数据录入后查看学校的数据录入情况,如果有数据录入该表标注‘有’,否则为空。

2、使用“数据校验”功能,用户可以对存储的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并以“校验报告”的方式在屏幕上显示这个报告,如果用户需要可以按“打印”按钮,在打印机上打印这个报告。用户在使用“数据汇总” 、“审核表生成”和“数据上报”功能之前必须对数据进行校验。

1)、选择校级校验,首先用户输入学校(或附属医院)代码,然后选择全部数据校验或单个表校验,全部数据校验是指用户输入的学校(或附属医院)代码的全部数据,单个表是该学校(或附属医院)相应表的数据,如果有错系统显示错误信息,用户可以浏览也可以按打印按钮,打印出错误信息。

2)、选择全盘校验,用户可以选择全部数据校验或单个表校验,选择全部数据校验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校验,单个表校验是选择的表的所有数据校验。

七、审核、过录表生成

在全部数据校验没有错误后再进行审核表生成。

1、选择“生成全部审核表”系统将由“教科4表”,“教科5表”和“教科9表”生成审核表41,42,51,52,91,92,93,94表。

2、用户也可以选择一个表生成,生成时系统要检查数据的逻辑关系,如果有错系统会显示错误信息,告知用户没有生成正确的审核表。所以用户应在经过数据校验全部正确后再生成审核表,以保证审核表的正确。

3、“过录表生成”生成503,504和505三张过录表。

4、“生成汇总表”:此汇总表是各省上报省统计局的数据,在过录表正确生成后生成汇总表GXK301-GXK307表,表头“2002年科技综合统计报表”保存在“科技统计”系统的“XLS”文件夹中,打开表头文件提示“此文件包含宏是否启用”按‘是’,文件打开后按“CTRL”+D键,将数据gxk301-gxk307的数据粘到表头文件中,按保存退出。将此文件上报省统计局。

八、数据汇总

1、  全部数据汇总

2、  按学校所属汇总

3、  按学校类型汇总

4、  按指定学校汇总

5、  有限指标汇总

进入“数据汇总”功能后,用户可以选择“全部数据汇总”和单个表汇总。汇总完成后系统显示数据汇总报告是否有错,如果有错说明没有生成正确的汇总结果,如果没错汇总成功。

按学校所属汇总可选择按部委、直属、地方院校汇总。

按学校类型汇总可选择按综合、工科、医药、农林、师范和其他院校汇总。

按指定学校汇总最多可选择20所学校汇总。选择此项,要先输入汇总的学校代码,然后按确定,或按退出。再选择全部表汇总或单个表汇总。

九、预览打印报表

分为“空表打印”、“基表打印”、“汇总表打印”、“过录表打印” 和“状态表打印”。

1、“空表打印”可以打印一张空表,也可以全部打印空表。“全部打印”将直接打印不用预览。

2、“基表打印”是预览打印某校(或附属医院)的基表和生成的审核表以及面表。选择“基表打印”,首先输入学校(或附属医院)代码,然后选择“全部基表打印”或单个表及面表打印,用户选择后系统显示该表数据及表格,用户预览后可以选择打印该表按(打印预览框右1打印机)图标,若不打印按(打印预览框右2打开的小门)图标退出。“全部打印”将直接打印不用预览。

预览打印基4,5,9表时,要打印预览的页按打印机图标,按右箭头->预览下一页,按左箭头<-预览上一页,按->|图标预览最后一页,按|<-图标预览第1页,按转到页图标输入要预览的页即可预览该页。

3、“汇总表打印” 是预览打印全部数据的汇总表。同样分“全部综表打印”和单一汇总表打印-包括有限指标表,所有汇总表和面表。使用“预览打印报表”功能的所有表均以A4纸为标准设计,用户如果有其他要求可以进行缩放处理。“汇总表打印”功能将帮助用户将数据汇总结果打印成报表。用户首先在“汇总表打印”下,选择要打印的报表,然后将要打印的报表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浏览,浏览之后用户可以选择有“打印机”的小图标打印报表;也可选择“一个打开的门”的小图标放弃打印。“全部打印”将直接打印不用预览。

4、“过录表打印” 是预览打印过录表。

5、“状态表打印”是在“数据管理”中生成状态表后打印数据是否存在。

十、数据管理

1、选择“数据清除”,包括“清除基表中的所有数据”其中包括审核表数据,系统提示是否清除,按“确定”清楚,按“放弃”推出;“清除一所学校基表的所有数据”,提示用户输入学校(或附属医院)代码,输入代码后,按“删除”键删除数据,按“放弃”键退出;“删除一所学校的选定的表” 提示用户输入学校(或附属医院)代码,输入代码后,从系统列出的表名列表中选择要删除的表名后,按“删除”键删除该表(可以多选,一次删除)。“删除一张基表中的所有数据”,系统提示“请选择表名”,用户按下箭头系统列出表名列表,选择表名后,按“删除”键删除该表,按““放弃”键退出。“清除综表和打印表中的数据”将生成的综表和打印表中的数据删除。

    选择“数据清除”后,系统将存在的数据全部清除。请用户小心使用本项功能,在使用“数据清除”前请将数据备份,否则使用“数据清除”后数据将不能恢复。

   2、选择“数据上报”,分“学校上报”、 “省级上报” 和“汇总数据上报”。“学校上报”提示:“请输入学校代码”;“省级上报” 提示:“请输入省市代码”。用户可通过相应选择完成向上级单位“上报数据”,上报的数据存在A驱动器(3寸软盘);也可将用户基本数据存放在系统所在盘的文件夹列表中。按“确定”开始上报,按“退出”返回。如果“上报数据”一张3寸软盘(容量1.44M)放不下,退出系统在资源管理器用系统提供的WINZIP软件(WINZIP软件存放在“\科技统计\HELP”文件夹中使用前请先安装到机器中)将“\科技统计\上报\” 文件夹中所有文件压缩,将压缩后的文件拷贝到A盘中作为上报数据。“汇总数据上报”是将本省汇总的数据上报。可以选择任意路径和文件夹。

3、选择“数据接收”项后,用户可以完成下属单位上报数据的安装;或从本计算机其他文件夹中恢复数据。选择“数据接收”后,系统提示:“数据来源”用户可以按下箭头选择A盘或系统所在盘上的文件夹,也可以直接输入数据所在的盘号及文件夹,然后按“确定”按钮开始接收数据(在按“确定”钮之前请用户先确定接收数据所在文件夹);按“返回”按钮返回。如果上报数据是压缩的文件,退出系统在资源管理器中将上报压缩的文件拷贝到“\科技统计\接收\” 文件夹中用WINZIP软件解压缩后,进入系统在“数据接收”项“数据来源”选择“\科技统计\接收\” 文件夹接收解压后的数据。可以选择任意路径和文件夹。

4、“数据合并”是同一所学校分开不同单位用本系统录入的数据合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使用本项功能必须是用同一学校代码录入的数据合并后的数据应是学校完整的数据。首先必须将所有分开录入的数据接收到本系统中,选择“数据合并”后,系统提示:“输入学校代码”,用户输入学校代码后按“确定”按钮,系统开始数据合并;按“退出”按钮返回。

5、“查看数据”可以完成:

(1)       查看数据库中基表内容

(2)       查看数据库中综表内容

(3)       查看[接收]文件夹的内容

(4)       查看[上报]文件夹的内容

(5)       查看A盘上.dbf文件内容

选择“查看数据”后,选择上述5项内容的任意意一项后,系统显示相应项目中的数据库名列表,选中列表名就显示其数据内容。按返回按钮返回。

6、“重建索引”是将所有表的索引重新更新。

7、“调查年度设定”是为打印面表,即报表封面而设。

例如:2001年上报的是2000年数据,调查年度设定为2000年。

      2002年上报的是2001年数据,调查年度设定为2001年。

依此类推。

8、“资源管理器”项提供在系统运行情况下启动“资源管理器”。

9、“基表数据传送到EXCEL”是将基表数据转换成EXCEL形式。并存放到“\科技统计\XLS\”目录下。

10、“综表数据传送到EXCEL”是将综表数据转换成EXCEL形式。

在“\科技统计\XLS\目录下有相应的综表表头提供选用。

11、“从EXCEL装入数据”是为已经有与系统结构不同的4,5,9表数据提供与系统的数据匹配,按照系统的结构将数据接收到系统中。字段名一定要与系统对应!另外,从EXCEL装入的数据必须保存为EXCEL 5.O 格式。

12、“启动EXCEL” 提供在系统运行情况下启动EXCEL。

13、“发送电子邮件”提供在系统运行情况下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

14、“链接到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数据处” 提供在系统运行情况下链接到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数据处网页的功能。

8)帮助

选择此项可察看整个系统说明,也可以分不同的功能察看。

十一工作提示

1、用户在开始一年的统计工作之前,应确认系统无其他数据,可以使用“数据清除”,完成这项工作。

2、用户如果要使用打印机,应在进入“科技统计软件”之前确认用户计算机设置可使用相应的打印机。

     3、完成一年的统计工作后,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数据上报”功能在“\科技统计2001(或“\科技统计2002…)文件夹中,存放一套本年统计数据留作资料。

4、用户在使用本软件期间,如遇问题,请与开发者联系。

5、本系统接收数据必须是系统上报出来的数据。不能用资源管理器直接从“\科技统计\data\”文件夹中直接拷贝数据!

 

    开发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数据处,

    联系人:余少军(Email:YUSHAOJUN@MOE.EDU.CN)

  卉(Email:WANGHUI@MOE.EDU.CN)                        

    电话:(010)66097092。

    中国教育统计网网址:http://www.stats.edu.cn/